
1953年7月的一天,三年多的硝烟终于散尽,中国、朝鲜以及美国代表的联合国军三方正式签订下《停战协定》,朝鲜半岛的枪声终于停止,战火得以平息。
美国为什么会接受停战协议呢,这源于他们得到的一些秘密情报。
41年后,这些情报公布出来,美国才发现这是一场志愿军设计的骗局。
而这场骗局的实施者,其实早在抗日时期便骗了日军一下。
丁公量与他领导的“400特工组”
在1943年抗日战争的激烈阶段,一位名叫周迪道的老党员被日军擒获。
周迪道被关押在宁波的日本宪兵队,周迪道一段时间后,日军提出一个令我方意外的要求:他们希望周迪道转而为日军服务,搜集新四军的情报。
于是,周迪道决定向组织暗中传递消息,请求将计就计。在经过慎重讨论后,组织决定利用这一机会,让周迪道作为内线,进行反间谍工作。
展开剩余85%由此,周迪道和其他几名被捕的同志在宪兵队内部成立了“反间谍小组”,对外秘密活动,称为“宪兵队密探朱家”组。,由时年21岁的浙东区党委城工委副书记丁公量直接领导。
在丁公量的领导下,这个小组不仅成功地搜集了关键的日军机密情报,还策反了多达60多名日本密探。他们的工作不仅局限于搜集信息,更通过巧妙的策略和心理战,使一些日军官员在抗战胜利前夕主动投降,甚至赠送电台和武器作为投诚的礼物。
丁公量是我党一位传奇的反间谍专家,朝鲜战争中这份改变时局的情报,也是出自他之手。
朝鲜半岛的战争
1950年6月,朝鲜半岛的平静被打破,三八线附近,硝烟四起,朝鲜战争爆发。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源于对朝鲜半岛分界线的争执,这个本来只涉及朝韩南北两方的内部战争,在美国的参与下迅速演变成了国际危机。
美国以阻止共产主义扩张为名,牵头成立了多国军事联盟,介入这场战事中。
随着冲突的升级,美国军队在不考虑国际协议的情况下,将战事扩展到了朝鲜与中国的边界——鸭绿江地区,这一举动让中国改变了当时不参与这场战争的想法。
1950年10月,数万中国人民志愿军穿过鸭绿江,以惊人的速度加入战局。此次介入,使得本已被决定的战局再次逆转。
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,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,成功击退了联合国军。仅一个半月后,他们就收复了朝鲜首都平壤,还在1950年的圣诞夜,迫使联合国军撤退到三八线以南。
这场战争中,志愿军以弱胜强的战术智慧,迫使曾一度嚣张的美军坐下来谈判。
志愿军带着实现朝鲜半岛和平的真诚目的前来,而美国军方则显得不那么诚恳,他们的策略是稳住我方,争取时间,筹划一场能决定战争胜负的大战役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国军方通过其情报网络得知,美国正秘密策划类似“仁川登陆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。
策反敌军特工,获得美军情报
万年德山地区,志愿军第九兵团的驻军部队正紧张的执行一项抓捕任务。从情报部门传来的消息是,这晚美军计划空投间谍到这片山谷中。而战士们的任务,是将这些间谍活捉。
随着夜幕降临,天空出现了一架美军飞机的轮廓,几个身影从中跳出,降落伞伴随着微弱的星光悄然打开。志愿军的战士们惊讶地发现这些人竟然有着亚洲面孔。
正当这些特工检查完四周的安全后,准备向着预定目标前进时,突然,四周的草丛中响起了脚步声。志愿军战士如影随形地出现,不到几分钟就将他们包围。面对无处可逃的境地,这些特工只能选择投降。
这些被俘的特工很快被带到了情报官员丁公量面前,经过长时间对美军的对垒,他已经对美军、韩军的策略和行动有着透彻的了解。
初步的审讯让丁公量明白,这三名特工是美国中情局训练出来的普通人员,看起来并不重要。然而,随着对话的深入,一个名为朴北时的特工透露了他们的真正目的——与一个代号为“张疯子”的联系人会面,之后在张疯子的带领下,为后续来到这个的高级特工打前站。
这一消息立刻引起了丁公量的警觉,他决定利用这一情报,再抓一条大鱼。于是丁公量开始了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反间谍操作。在心理战和策反的双重压力下,朴北时终于同意合作,成为了志愿军的内线。
凭借朴北时提供的信息,志愿军设置了一系列陷阱,成功地诱捕了随后空降的第二批美军特工。这些特工信心满满地进入陷阱,毫无防备地落入了伏击圈。
在这些被捕的特工中,一位名叫孙宪的特工被我方策反,详细透露了即将执行的美军计划、关于美军战略布局的关键情报,甚至是美军电报中的高级密语:“马在奔跑”。
当时美军收到情报后,要是情报中有这四个字,就代表情报安全,否则就是出事了。
利用这些情报,丁公量作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,给美国发我军提供的,带有“马在奔跑”的情报。
巧妙设计,美军接受停战
时间来到上甘岭战役之后,这时正面战场对美军非常不利,于是他们开始密谋要不要来一个两栖登陆,再复制一个当年的仁川登陆。
美军搞两栖登陆可是颇有经验,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诺曼底登陆就是他们弄出来的,通过这个行动成功解放了只抵抗了43天的法国。
正因如此,他们也知道,登陆计划是否成功,主要要看情报,要是我志愿军对登录早有防备,那战局对美军会更加不利。
那么这时我军的情况如何呢?
我军已经派了第十五军去移防,正在路途中,但还需要时间。这时丁公量出手了。
他开始给美军发带有“马在奔跑”的情报,情报上说已经派人去侦察了,几天后又发了一个情报,说发现志愿军部队正在防守。
这些假情报加上志愿军的大规模的兵力调动,让美军指挥官举棋不定。一方面,他们担心攻击会给己方造成巨大的伤亡;另一方面,他们又害怕错过战机。
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美军决策中显得异常谨慎,许多部队还停留在后方的港口,等待命令。
这在这时,我军发动了夏季反击战,并且大获全胜,
进一步加深了美军的战略困境。
这些连续的军事行动最终迫使美军重回谈判桌。与之前的谈判不同,这一次美军迫切的希望停战,放弃了所有继续进攻的希望,真正开始考虑和平解决方案。
朝鲜战争后期,美国因为假情报接连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,连志愿军都感叹“如有神助”,当时谁也不知道,这一切的背后,都是我军的情报部门在鼎力相助!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